蒙卦(山水蒙)
小蒃:
講義:
2019 年 7 月 14 日
大象:蒙小水也,出可為灌注,無不植也。惟聖人為君師,則蒙之亨也必矣。
屯主震之一陽而曰利建候,君道也。蒙主坎之一陽而曰童蒙求我,師道也。
初六既象刑以教之,又薄罰以懲之,蒙可以發矣。
九二剛中為群陰之主,己有德而又能容人,必能善化其蒙也。
六三蒙之至者,莫甚於人欲滅其天理,見金夫,不有躬,蒙之至矣,更何所利。
六四所居所比所應皆陰,獨遠於陽,處兩陰中,困於蒙昧,不能比賢以發其志,亦以鄙矣。
六五童蒙、赤子之心,無時可失,處貴承上,有應於二,取未發而資於人也。
上九若為寇,則自處於蒙。又死人不化蒙於早,以禦寇為能,故曰利用御寇。
2019 年 4 月 28 日
蒙亨
蒙不終于蒙故亨。
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
二句正理。
初筮告
初筮下卦,得剛中。告者,二告乎五。九二發六五之蒙。
再三瀆,瀆則不告。
不告者,二不告乎三、四。
利貞。
利貞者,教之以正也。
蒙,亨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
震剛巽柔,乾坤交,故亨也。
屯在十二月丑,故為物之始生。
蒙在正月寅,故為物之長穉(稚)。
施之于人,則幼穉為童蒙也。
蒙二之能啟蒙,亦猶屯初之能扶屯也。
嫌二求五之少男,故曰匪我求童蒙。
五陰下求于二陽,故曰童蒙求我。
曲禮曰,禮聞來學,不聞往教,故曰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
初筮告。再三瀆。瀆則不告。
初筮謂六五。
求決于九二者,二正應五也,二應五,故告之。
三與四皆與二不應為瀆,故曰再三瀆。二皆不應三與四,故不告也。
利貞。
二陽五陰,皆失正位,利變而之正,故曰利貞。
戒五不可過柔,二不可過剛也。
如變之正,則為觀中正以觀天下是也。
䷓ 觀卦(上風下地)
象曰:『風行地上,觀。先王以省方,觀民設教。』
貞,正也。言蒙之為義,利以養正。
彖曰,蒙,山下有險,險而止,蒙。
退則困,進則阻,兩无所適,所以名蒙。
蒙,亨。以亨行時中也。
用我之亨通行當可行之教,此蒙之所以亨也。
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
禮聞來學,不聞往教,乃教人之正道也。
志應也。
彼之心志應乎我,而相契合,此其所以可教也。
初筮告,以剛中也。
我有剛中之德而五又以中應之,可以告之也。
再三瀆,瀆則不告。
與剛中發蒙之二不相應,又乘陽不敬,則不告也。
蒙以養正,聖功也。
蒙時養正,漸入聖域,此乃聖之功夫也。
象曰,山下出泉,蒙。君子以果行育德。
山下泉始出而未通達,蒙之象也。
果行者,以果決其行,不畏難,不苟安也。
君子蒙養以正為聖功也。
2019 年 5 月 5 日
初六。發蒙。利用刑人。用說桎梏。以往吝。
說文,政教二字皆从攴。攴,小擊也。此即寓利用刑人之意。因而有桎梏之設,以懲為勸。故曰:用說桎梏。
刑,懲罰。易蒙注『兌折為刑』。
桎,古代拘系罪人之木制腳鐐。
梏,手械也。
發,啟發。
吝,恨惜也。恨,怨也。惜,痛也。痛,病也。懲,處罰。
勸,教也。勸戒。
象曰。利用刑人。以正法也。
懲戒,所以正法也。
刑人,說梏皆得其當。
蒙之象止險,猶人之拘于桎梏也。
性識不明,當用刑罰以決正之,曉悟而有悔,又當肆赦之。
刑罰者,小懲則大戒,用之不已則取悔吝。
象曰,利用刑人,以正法也:發蒙之初,法不可以不正,或刑或說。不失其宜,乃發蒙之法,故於初言之。
九二。包蒙吉。納婦吉。子克家。
九二以陽剛為內卦之主,純陽治羣陰,當發蒙之任者。然所治既廣,而爻之德,剛而不過,為能有所包容之象。又居下位而能任上事,為子克家之象。有其德而當其事,則如是而吉也。子克家,剛柔接,指二五之應。
二處蒙之時 以剛中之德為一卦之主,上應於五,得時得位而獨明者也。故能包蒙納婦而皆獲其吉。
包蒙者,包眾蒙而為之主也。納婦者,受眾陰而為之歸也。
童蒙若无能為也,然而容之則足以為助,拒之則所喪多矣。
明之不可以无蒙,猶子之不可以无婦,子而无婦不能家矣。
六三,勿用取女。見金夫。不有躬。无攸利。
夫昧其所適,至於喪軀。
失德者,所謂下愚之不移也。蒙不足以盡之,故此爻獨不言蒙。
且人之所恃,以自立於世者,以其有廉恥之維在也。
廉恥之維,一或廢缺。則无所不至矣。
故蒙之六三,陰迷妄動而以勿用取女為義焉。
夫女之所以勿用取者,以甚妄動故也。
上九其正應也,上九艮體,艮止於上而无下女之義。此六三以坎水之性,趨下而從二焉,見金夫也。
金夫以利合也,以利而合則喪軀失德矣,故曰不有躬夫。
知以利合而不知喪軀失德之為非,利甚矣,甚惑也,故又曰无攸利。
然則上九正應也而乃勿用取之者,以六三不能靜以待上之求而失足於二焉故也,故曰勿用取女,行不順也。
夫失德之女,人勿用取。失德之臣,君所不臣。失德之士,君所不友。其或取之,臣之,友之,是亦蒙矣。
三應上而比下二,不順也。
三以陰柔,處蒙不中不正,女之妄動者也。近見九二為群蒙所歸,舍正應而從之,是女見金夫也。
引以信(=伸)之,觸類而長(=漲)之,天下之能事畢矣。
2019 年 5 月 12 日
六四。困蒙。吝。
象曰。困蒙之吝。獨遠實也。
四以陰處陰,既已蒙矣。
蒙所賴以發者。陽明也。
四於九二則隔於三,於上九則隔於五,獨遠於陽而又无應,是困於蒙者也。故可吝。
象曰,困蒙之吝,獨遠實也。
陽實陰虛。獨遠實者,謂於一卦之中,獨不能近陽實之賢,故困於蒙而无由達也。
處兩陰之間,獨遠於陽,莫之發,不能比賢以發志,故困而鄙,既不近二又不近上,故曰獨遠實。
孟子曰。
一鄉之善士,斯友一鄉之善士。
一國之善士,斯友一國之善士。
天下之善士,斯友天下之善士。
為未足,又尚論古之人,讀其書,誦其詩,不知其人可乎?
是以論其世也,是尚友也。君子之學,求以亨。
吾蒙也,蓋汲汲於此,而後足以有立。
六四以陰居陰,蒙昧无覩,曾无剛明之親,授以誘掖之。
孔子所謂困而不學者,故曰困蒙吝。
吝者,虛空无得,欺然而不足也。
陽為實,九二是也。二發蒙之主,四於初非應也,固不得因初以,親二、三以不正,實閒忌夫已也。又不得如五之應二,故曰獨遠實也。實,陽也。
六五。童蒙。吉。
六五質陰,故蒙得中而居剛,故能求明。童取未發而資於人之義,謂五以柔中之德,應九二剛中之賢,虛其心,弱其志,如童穉之資於乂以成其治蒙之功,其吉可知。
象曰。童蒙之吉。順以巽也。
舍己資人,順從也。降志下求,卑巽也。能順而巽,此其所以有作聖之功歟!
以陰居尊位,不自任,而委於二。
順者,心不違。巽者外迹,相卑下也。
順於上,巽於二,若成王之任周召也。
居尊以誠待物,物无所猜,眾以錫其誠而貢其明,吉斯臻也。
五居君位而下應於二,以柔中之德,任剛明之才,是以治天下之蒙,故吉。
不順則不能從善。不巽則不能下賢。
五雖君位而以六居之,又艮體也,故稱童蒙,童蒙尤不可以不資於人也,故虛中无我而順以巽,以下求於二,如是則優於天下矣,故吉也。
太甲之於保衡也。拜首稽首曰:予小子,不明于德,自底不類,既往背師保之訓,弗克于厥,初尚賴匡救之德,圖惟厥終。
成王之於周公也,亦曰:公明保沖子,公稱丕顯德以予小子,揚文武烈夫二主沖主也,志於亨蒙,亦篤矣。其所以為是巽順也,亦至矣。
商周之所以隆也有由哉!
自強於明。
上九。擊蒙。不利為寇。利禦寇。
象曰。利用禦寇。上下順也。
以剛居上,治蒙過剛,故為擊蒙之象。
然取必太過,攻治太深,則必反為之害。
惟捍其外誘以全其真純,則雖過於嚴密,乃為得宜,凡事皆然,不止為誨人也。
禦寇以剛,上下皆得其道。
上九亦成卦之主,發人之蒙者,然居卦之終,為蒙之極,蒙之極則不明。
以九居上為剛之極,剛之極則必擊以剛,而擊人之蒙,禦寇也。
不明而過用其剛為寇也,故曰不利為寇,利禦寇,蓋以剛居上。處蒙之極,外暗而內剛,故不可不以過用其剛而為之戒也。
使上九善用其剛因其蒙而擊之,如因其寇而禦之,則上之辭順下,亦得以去其蒙,其心亦順,故曰上下順也。
上九以剛陽處臣位之極,居師保之任,此姬旦,霍光之流,利用禦寇者,乃心王室,滅管蔡誅上官是也。
為寇(害也)則失忠順之道,故不利也。
凡事有非理皆為害,學者有非分則為賊。
教之止於其分則師逸而功倍矣。
利禦寇者,利其止禦其所以賊害之道也。
上九剛極而不中,治人之蒙,禦寇也。若舜之征曲,周公之誅三監是也。
肆為剛暴為寇也,若秦王、漢武窮兵誅伐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