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ed in

明夷卦

明夷卦(地火明夷)

小篆:

明夷,利艱貞。初九,明夷于飛,垂其翼。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。有攸往,主人有言。六二,明夷,夷于左股,用拯馬壯吉。九三,明夷于南狩,得其大首,不可疾貞。六四,入于左腹,獲明夷之心,于出門庭。六五,箕子之明夷,利貞。上六,不明晦,初登于天,後入于地。

講義:

2025 年 7 月 12 日

序卦曰。進必有所傷。故受之以明夷。夷者傷也。日在坤下。其明傷也。言進極當降。復人于地。故曰明夷也。

(全卦之主:上六(商紂),觀爻之主爻:六五(箕子),五為卦主;六二為文王之爻;九三為武王之爻;六四為微子之爻。)

明夷

明入地中。則揜(通掩)。故傷也。

利艱貞

謂五也。五失位變出成坎為艱。故利艱貞矣。夷。傷也。日出地上。其明乃光。至其入地。明則傷矣。故謂之明夷。日之明傷。猶聖人君子有明德而遭亂世。則宜自艱。无幹事政以避小人之害也。五為卦主。五失位不正。變而成坎。坎險為艱。正而在險不利亦利也。五日箕子之明。夷内難而能正。其志利艱貞之義也。日有聖人君子之象。明如明德。傷則如遭亂世而在下位也。其明既傷宜守艱貞以避小人之害。彖傳所引文王、箕子。是其義也。

明夷 →

彖曰。明入地中。明夷。

此本臨卦也。夷。滅也。九二升三。六三降二。明入地中也。明入地中。則明滅也。

內文明而外柔順。以蒙大難。

坤順也。故日柔順。離在内。為文明。坤在外為柔順。文王有文明柔順之德而臣事殷紂。幽囚著易。故曰以蒙大難。

文王以之。

以。用也。大難謂坤。坤為弒父。迷亂荒淫若紂殺比干。

利艱貞。晦其明也。內難而能正其志。箕子以之。

明夷之時。利於處艱而不失其貞。正謂能晦藏其明也。不晦其明(整暗佢)則被禍患。不守其正則非賢明。箕子當紂之時。身處其國內切近其難。故云內難。然箕子能藏晦其明而自守其正志。箕子所用之道也。故曰箕子以之。以六五一爻之義釋卦辭。內難謂為紂近親。在其國內如六五之近於上六也。

象日。明入地中。明夷。君子以莅眾。用晦而明。

明所以照君子。无所不照。然用明之過。則傷於察。太察則盡事而无含弘之度。故君子觀明入地中之象。於莅眾也。不極其明察而用晦。然後能容物和眾。眾親而安。是用晦。乃所以為明也。若自任其明。无所不察。則己不勝其忿疾而无寬厚含容之德。人情睽疑而不安。失莅眾之道。所以為不明也。

初九。明夷于飛。垂其翼。君子于行。三日不食。有攸往。主人有言。

明夷之主。在於上六。上六為至暗者也。初處卦之始。最遠於難也。遠難過甚。明夷過甚。明夷遠遯。絕迹匿形。不由軌路。故曰明夷于飛。懷懼而行。行不敢顯。故曰垂其翼也。尚義而行。故曰君子于行也。志急于行。餓不遑食。故曰三日不食也。殊類過甚。以斯適人。人必疑之。故曰有攸往。主人有言。明夷之始。其見傷未顯而去之。

象日。君子于行義不食也。

君子遯藏而困窮。義當然也。唯義之當然。故安處而无悶。雖不食可也。

六二。明夷。夷于左股。用拯馬壯。吉。

象日。六二之吉。順以則也。

夷于左股。謂傷害其行而不甚切也。雖然亦必自免有道。拯用壯健之馬。則獲免之速而吉也。所謂吉者。得免傷害而已。史記周本紀日:「帝紂乃囚西伯於羑里。閎夭之徒患之。乃求有莘氏美女。驪戎之文馬。有熊九駟。他奇怪物。因殷嬖臣費仲而獻之紂。紂大悅。日:「此一物足以釋西伯。况其多乎?」乃赦西伯。西伯乃獻洛西之地。以請紂去炮烙之刑。紂許之。」紂囚文王。未傷其生。故以夷于左股為喻。天等救禍之速。故以拯馬壯為喻。文王既獲釋。復獻地請廢酷刑。可謂順而有則。故六二之象日:「六二之吉。順以則也。」故六二不獨寓諸賢拯難之事。亦見文王免禍之吉也。

(文王,姓姬名昌,西伯候。1046 年文王次子姬發發兵,伐商成功。建立周朝,名周武王,追封其父為周文王。)

九三。明夷于南狩。得其大首。不可疾貞。

象日。南狩之志。乃大得也。

九三。離之上。明之極也。又處剛而進。上六坤之上。暗之極也。至明居下而為下之上。至暗在上而處窮極之地。正相敵應。將以明去暗者也。狩。畋而去害之事也。南狩。謂前進而除害也。當克獲其大首。大首。謂暗之魁首。上六也。三與上。正相應。為至明克至暗之象。不可疾貞。謂誅其元惡。舊染污俗。未能遽革。必有其慚。革之遽。則駭懼而不安。至於既久。尚曰餘風未殄。是漸漬之俗。不可以遽革也。故曰不可疾貞。正之不可急也。上六雖非君位。以其居上而暗之極。故為暗之主。謂之大首,二之救難。可速也。三之除害。不可速也。故有不可疾貞之戒。

六四。入于左腹。獲明夷之心。于出門庭

此爻指微子。言左腹者。微子乃紂同姓。左右腹心之臣也。坤為腹。腹之象也。六四与上六同體。故以腹心言之。坤為黑。腹中乃黑暗幽隱之地也。心者。心意也。明夷者。紂也。明夷之心者。紂之心意也。出門庭者。遁去也。震足動。出門庭之象也。言微子終日在腹裏左邊黑暗幽隱之中。已得明夷之心意。知其暴虐无道。必亡天下。不可輔矣。于是出門庭而歸周。占者得此。亦當遠去也。

象日。人于左腹。獲心意也。

凡人腹中心事難以知之。今入于在腹。已得其心意。知其不可輔矣。微子所以去也。

(下繫右第十一章: 易之興也。其當殿之末世。周之盛德邪。當文王與紂之事耶。是故其辭危。危者使平。易者使傾。)

六五。箕(音基)子之明夷。利貞。

五為君位。乃常也。然易之取義。變動隨時。上六處坤之上。而明夷之極。陰暗傷明之極者也。五切近之。聖人因以五為切近至暗之人。以見處之之義。故不專以君位言。上六陰暗傷明之極。故以為明夷之主。五切近傷明之主。若顯其明。則見傷害必矣。故當箕子之自晦。則可以免於難。箕子商之舊臣。而同姓之親。可謂切近於紂矣。若不自晦其明。被禍可必也。故佯狂為奴。以免於害。雖晦藏其明。而內守其正。所謂內難而能正其志。所以謂之仁與明也。若箕子可謂貞矣。五陰柔。故為之戒云。利貞。謂宜如箕子之貞固也。若以君道言。義亦如是。人君當含晦之時。亦外晦其明。而內正其志也。(不是傻,只是睇唔明)

象日。箕子之貞。明不可息也。

(韜光養晦也)

不可息者。常存而不息也。明不可息者。言明可晦不可息。以其在內不露。所以為貞也。居至暗之地。近至暗之君。而能正其志。箕子之象也。貞之至也。利貞。以戒占者。

上六。不明晦。初登于天。後入于地。

不明晦者。日落不明而晦也。初發于天者。日在地上也。後入于地者。日在地下也。本卦原是日在地下。傷其明。名為明夷。上六為明夷之主。至此則明夷成矣。故復以明夷之本象言之。上六以陰居坤上之極。昏暗之至者也。惟其昏暗之至。不明而晦。是以初則尊為天子。有可傷人之勢。專以傷人之明為事。終則自傷而墮厥命。欲為匹夫而不可得。故有日落不明而晦。初登天而後人地之象。其象如此。而占者可知矣。

象日。初登于天。照四國也。後人于地。失則也。

照四國以位言。言日居天上能照四國。亦如人君高位得傷人之勢也。失則以德言。言為人君止于仁。視民如傷者也。豈可以傷人為事哉。君以傷人為事。失其君之則矣。是以始而登天以傷人而終于自傷也。文王之順以則者。外柔順而內實文明。凡事通有法則。文王之所以興。紂之失則者。居坤順之極而内實昏暗。凡事通失法則。紂之所以亡。

總論

事物的盛衰。社會的治亂。自有不可抗拒的發展規律。《明夷》卦以明入地中為喻。展示了政治昏暗。光明泯滅之世的情狀以及君子自晦其明。守正不移的品質。卦辭利艱貞之義。强調在艱難中維護正道。在自晦中期待着轉衰為盛。重見光明的一天。當然。就具體環境而言。事有可濟。不可濟之別。時有可居。不可居之分。于是卦中除上六為暗君之象外。餘五爻分別從不同角度揭出君子處明夷的特㸃。要言之。處明夷的特㸃雖有不同。立足于艱貞守正的卦旨卻全然一致。此旨在六五一爻言之尤切。即極稱時世雖暗而道不可沒,立身純正則危不足憂:《彖傳》所謂「明不可息」是也。

補充

明夷補充

晉。離上。坤下,晉。是升進。且有近于明盛的意思。離在坤上。是日出乎地上。越升越明。故為晉。序卦「物不可以終壯。故受之以晉。」是因物既盛壯。自將有邁進而无止息。夷。是傷。為卦坤上離下。日入地中。明已見傷。其義與晉正相反。序卦「晋者進也。進必有所傷。故受之以明夷。」明夷所以次晉。晋卦是明君在上。羣賢並進。明夷是昏君在上。明哲見傷。

時雖昏暗。君子自處。利在艱難堅固。守正道而勿失。日被掩而傷明。當時商紂暴虐。備極昏暗。而文王當此。使用此一卦的精義以自處。內如離的文明。用以美其德。外如坤的柔順。用以服事殷。持此二義。故雖蒙受羑里的大難。而紂終未能施以極端的對待。便得安然无恙。此文王的處明夷。

箕子為商紂的近親。外而徉狂。内而明哲者。便是箕子的處明夷。臨民的時候。不過事明察以傷其明。卻用晦以韜其明。若專運聰明。故顯智慧。眾民惟恐不能逃其密網。姦詐愈生。那便防不勝防。失之蒞眾的道理。更不算得能明了。

下居離體。當能洞明時機。在明夷的初步。便格外謹慎。如鳥不敢高飛。垂歛其翼以向下。仍恐橫遭傷害。所以不待大難臨頭。便要遠避。然心既決而行宜速。雖至三日不食。亦長往而不顧。此係君子對于時局。獨具慧眼。眾人絕對不能認識。所以當時主要的人物。對于君子此去。不免多所疑怪而有言。惟義所在。可不食不可不行。

在明夷的時候。傷害終是不能免的。而以君子自處有道。還不至過受傷害。二變乾。為良馬、故取象馬壯。六二文明柔順。正合文王的身分。散宜生等獻珍物美女。便是用救馬壯。文王有為君的大德。且有事君的小心。是能順君臣的天則以行事。故文王不但得脱。從而得專征伐。故吉也。

九三。以剛居剛。不在明體以上。而屈在昏暗以下。且正與上六暗主為應。故有南狩。以至明除至暗。獲得首惡。然三雖剛明為臣。上雖昏暗為君。如天命未絕。就是一天的時間。還是君臣。此時處分首惡。不可太疾。才合正道。此正是武王順天應人革命的步驟。南狩之志何志。便是恭行天罸。便是勝商殺紂。去其大惡元首。不可急疾。

六四。微子,箕子同是貴戚。為紂左右的心腹大臣。凡紂一切用心造意。都能看得親切。无非是殘虐百姓。傷害賢良。君心如此。國家不亡何待。微子所以決心遯去。立出門庭。

六五本為君位。何以聖人使箕子當此位呢。是因六五以柔居剛。既能不剛不柔。且合中道。所以紂不足以當此爻。而當以箕子。箕子與紂同姓。此時非為奴以晦其明。非守正不與同惡。不足以免害而明其志。故指定六五為箕子之明夷。明可以晦。不可以息。晦其明。正所以延其明。就是文王所說利艱貞。孔子所說正其志。都是為的明不可息。

上六以陰居陰。當明夷至極。昏暗无以復加。故既曰不明。又曰晦。紂初嗣位。聞見甚敏。材力過人。如此便足以照臨四國。故曰初登于天。未久便昏暴失德。而為獨夫。遂至首領不保。故曰後入于地。本卦與晉相綜。晉日出地上。其光明足以照臨四國。何等輝耀。一综而為明夷。明入地中。頓失舊規。故日失則。六二小象日順則。所以為文王。此失則。非紂而誰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